标王 热搜: 科技  芜湖地方政策  企业  芜湖  服装  公司  芜湖市  投资  芜湖政策  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芜湖新闻 » 正文

芜湖新农民奏响幸福家园华美乐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13  来源:芜湖日报  浏览次数:924
核心提示:我们比城里可不差哩!回想几年来的生活变化,无为县牛埠镇的胡长金笑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几年前一家5口人每年只有几千元收入
“我们比城里可不差哩!”回想几年来的生活变化,无为县牛埠镇的胡长金笑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几年前一家5口人每年只有几千元收入,一到年关就捉襟见肘;现在他们不仅衣食无忧,而且文化生活也很丰富。
  当农民纷纷转型,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跨越时,他们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攀高。新农村建设不是“形象工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农民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继而提高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这才是“美好乡村”的真正内涵。
  就近就业,返乡创业
  农民的家庭生活美满了
  芜湖县红杨镇的刘进曾经长年在外打工,和家人分离。但今年起,刘师傅每年都能和父母孩子过团圆年了。说起成为“归雁”的原因,刘师傅表示,近年来,芜湖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为农民新增了很多就业机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深圳当技术工每月能拿3500元,除去房租1500元、交通费500元、日常开销1000元,没有多少结余;但在家乡,他每月能拿2000-3000元,且日常开销少了很多,一年下来结余不少。“自从在家门口上班,每天都有时间陪伴家人,生活也安定不少。”刘师傅憨厚地笑了笑。
  工资差距缩小、就业机会增多、扶持政策温暖人心,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留在芜湖就业,在家门口完成身份转变。8年来,我市连续开展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的“春风行动”,为农民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引导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人社部门还到现场开展法规宣传政策咨询,为农民工维权答疑。为更好地帮助本地人员留在家门口就业,各县区还编印了《外出务工人员联系卡》,上面登记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企业需要用工,可对照联系卡,直接与外出务工人员联系洽谈。为吸引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市人社局还落实了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补贴等。
  对广大农民来说,不仅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多了,生活也有了保障。今年,我市依托产业发展,在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周边,规划了12个产业新城,作为“三化同步”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附近有保障房、文化、娱乐、生活配套设施,让农民在家门口过上“城市生活”。
  就近就业岗位增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困境,也使一个个农民家庭更加和谐和稳定,让农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也为我市继续探索创新关爱工作机制提供了动力。去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名《致留守儿童家长一封信》,号召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这封信情真意切,让人为之动容:“当您为给孩子一个美好未来在外打拼的时候,孩子其实更需要的还是父母的关心、爱护。”市委宣传部、市关工委、市妇联、市教育局等12个部门联合在全社会开展为留守儿童捐赠“爱心家书”、“爱心礼包”、“亲情电话”等活动,进一步凝聚社会爱心,促进农村和谐,为农民带来幸福与关爱。
  主动投入,参与管理
  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了
  在北京创业的何俊生近日给家乡无为县十里墩乡何碾村捐款2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何俊生是黄土地里走出来的农民,后来成功转型,自主创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当他得知家乡建设缺少资金,立即给当地新农村建设资金专户汇来了捐款,并动员家人一起支持家乡建设。和何俊生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投身美好乡村建设,为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今年,我市确立59个村庄整治点,针对农村污水、垃圾,房屋立面改造、道路修建等进行全方位集中性整治。整治过程中,我市不少乡村采用筹资筹劳,自主整治的方式,扮靓了一个又一个新农村。
  农民自筹资金,自己动手,破解了资金筹集难、报批程序多等问题,成为我市美好乡村建设的一大特色。随着广大农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和自身素质的提升,村民自治意识普遍增强,村民自治管理日趋完善。无论是修编村庄建设规划,还是实施各类项目工程,村民都积极建言献策,各乡村也都认真听取村民意见,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理事会全程参与乡村建设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建立专项账户,专款专用,按照工程进度拨付,张榜公示,发动村民积极投工投劳,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注重培养农民自主参与意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调研美好乡村建设时多次指出,各县区要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注意工作方法,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以村民为主体,以政府引导和服务的方式推动农村建设发展。
  相关部门也创新管理方式,保护农民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今年,南陵县正式成为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和建管体制试点,这标志着农田水利建设将由政府“计划包揽”转为村民“当家说话”。市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创新管理的核心是增强农民主体意识;今后将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方式,推选农田水利项目库和实施顺序,增强项目的合理性,调动农民群众投身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文化惠民,文明乡风
  农民的精神面貌变新了
  扎噶拉舞蹈跳起来了,腰鼓队的鼓声响起来了,黄梅戏小调唱起来了……
  每天傍晚,繁昌县荻港镇综合文化站都热闹非凡:近百位大爷大妈在这里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将红红火火的生活写进欢快的歌声与舞蹈中。该文化站投资150万元,建有13个活动室、1个多功能厅、1个露天舞台、1个文化长廊、1个活动广场,以及高空射灯和草坪音响等设备。目前,文化站组建了5支群众性艺术骨干队伍,文艺队伍下乡演出近百场。
  繁昌县荻港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市实行文化惠民、发展农村文化的一个缩影。文化生活丰富了,农民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和文化下乡活动。“文化下乡”活动每年向镇(街道)、村(社区)送演出100场,免费放映科教电影300场。此项活动覆盖全市所有镇和街道及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不断向边远农村地区延伸。另外,我市还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设立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广大农民送上丰盛的精神食粮。
  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明乡风”也吹进江城农民心中。近年来,我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 “卫生之家”、“孝顺媳妇”、“尊师重教家庭”评选以及“道德讲堂走进乡村”和“美好乡村十星户”评比等活动,提升村民素质,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实现乡风文明。同时,开设道德讲堂讲座,组织巡讲道德模范事迹,评选“身边好人”、“江城好市民”,并结合农村特色,保护地方民俗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民一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文明创建给美好乡村建设带来质的飞跃。我市已连续两届成为全省文明城市,芜湖县、繁昌县双双跻身全国文明县城,无为县、南陵县分别成为省文明县城、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全市涌现出6个全国文明村镇、7个省级文明村镇、45个市级文明村镇。市委主要领导表示,美好乡村的建设成果要不断扩大,不仅要建立长效机制,还要在基础设施维护、项目资金来源、农民自主管理等方面继续探路。
  “咱日子是越过越幸福了!”农民们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于他们来说,幸福很简单,就是从身边小事入手,一笔一划谱写出来的。
            执笔:记者 刘光 王跃虎 潘晔   摄影:记者 杨大伟

 
 
[ 商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商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百度更新 | 谷歌更新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