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科技  芜湖地方政策  企业  芜湖  服装  公司  芜湖市  投资  芜湖政策  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项目申报 » 正文

芜湖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重要航运枢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24  来源:芜湖新闻网  浏览次数:1891
核心提示:芜湖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重要航运枢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一五期间,是芜湖水运事业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芜湖水运各项事业得


芜湖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重要航运枢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一五”期间,是芜湖水运事业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芜湖水运各项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进入“十二五”,芜湖水运迎来难得的黄金机遇期。长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批准实施,芜湖的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和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规划到“十二五”末,芜湖水运力争实现“112511”发展目标:芜申运河实现贯通;完成港口吞吐量1.2亿吨;全市船舶保有量达到500万吨;累计完成水运投资100亿元;芜湖航运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过去五年 关键词:全面发展 夯定基础 开拓创新 成效显著

水运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港口通过能力新增3000万吨,由“十五”末的3500万吨,增加到6500万吨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609万吨,较“十五”末的3534万吨,同比增长87%,年均增长13%。集装箱吞吐量最高年份达到16.5万TEU,是“十五”期同比的3倍。船舶运力达350万吨,净增113万载重吨,单船平均载重吨达940吨/艘,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全市渡口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老百姓乘渡更加安全方便。

港航基础建设取得明显突破

        港航累计建设投资总额达32.1亿元,是“十五”的5倍。总投资49亿元的安徽水运一号工程——“芜申运河”开工建设。港口新增万吨级码头泊位3个、5000吨级码头泊位26个,一批大型化、专业化港口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港口结构有了明显优化;锚地规划布点完成,头棚锚地一期工程进入试运行。

水运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港口功能特色明显,裕溪口已成为长江上重要的煤炭输出港,朱家桥港区的集装箱和汽车滚装在长江航运中占有重要位置,三山和荻港港区为长江上第一大建材输出港,三山港区的油品吞吐能力在长江上独树一帜,五大运输特色已具规模。水运服务业不断扩容提质,拥有分工明确、结构多样的600余家航运服务机构。芜湖海事职业培训学校的批准,结束芜湖无合法船员培训机构历史。芜湖长江船舶交易市场自2007年运营以来,累计交易船舶3159艘,交易金额41.68亿元,是全国首批被交通运输部批准的七家船舶交易机构之一,也是长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唯一一家。

行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按照“应进必进,授权充分”的原则,行政审批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部“两个集中”,港航海事窗口连续四年获得芜湖市行政服务中心“红旗窗口”,并被市文行委授予“芜湖市文明窗口”和“芜湖市优质服务岗”称号;规范权力运营管理,完善工作流程,细化自由裁量权,芜湖市港航管理局被列为全市5个“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示范单位”之一。健全管理制度,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深入开展长江岸线清理整顿,先后关停、拆除15座老旧码头,建立了港口岸线坐标控制系统。累计投入资金1190万元,对119道渡口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和改造,更新渡船67艘,完成了9道渡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十一五”期内,辖区内未发生一例重特大安全监管责任事故。

未来五年 关键词:机遇 挑战

        “十二五”是芜湖水运发展继往开来的关键五年,也是打造航运枢纽面临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的五年。

        进入“十二五”,芜湖水运迎来难得的黄金机遇期。长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批准实施,芜湖的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和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

        但是,“十二五”期间芜湖水运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港航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缺少资金渠道;水路运输业抗风险能力普遍不强,缺少龙头企业;队伍的综合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港航快速发展的需求,缺少专家型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人员结构不优。“十二五”期港口物流化、航运多变化、投资规模化、安全复杂化、管理现代化的“五化”进程加速,芜湖水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推动港航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内河航道干支联动开发,提高通航能力。全力推进芜申运河整治工程各项工作进程,提前谋划沿河两岸产业带的功能布局;积极争取漳河航道整治工程尽快列入部建设计划;加大支流畅通工程建设力度;努力实现长江芜湖段维护水深提高到10.5米。

        推进重点港口项目建设,优化港口结构。大力发展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码头,加大老旧码头的更新改造力度,加强公共锚地建设;率先启动在省内建设2-3万吨级码头泊位。至2015年,实现新增5000吨级以上泊位38个,港口通过能力达到1.5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100万TEU。

积极引导,重点培育,打造国内知名港航企业品牌

        主动探索创新,争取政策突破。探索建立水运发展投融资体系,筹建成立长江船舶租赁公司,引导多家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船舶融资业务,推行船东互保,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银行、保险、船务三方合作开展船舶保险业务,切实保障当事各方利益;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在税收等方面对水运的优惠政策。

        培育市场主体,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围绕产业集群,大力招商引资,借力发展;选择引导港航骨干企业,进行重组,培育领军型大企业;重点选择2-3家资产优、潜力大的企业,扶持上市。到“十二五”末,形成单个航运企业自有运力和港口企业吞吐量分别以20万吨、2000万吨为龙头,10万吨、1000万吨以上为骨干,省内领先、国内有位的航运经营主体。

立足优势,潜心谋划,建设一流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

        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积极推动传统港口向第四代港口改造升级,重点建设裕溪口煤炭物流园区、朱家桥综合物流园区、荻港新港水泥建材物流园区、三山综合物流园区,推动“无水港”建设,拉长港口服务半径,完善其服务功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建设航运服务集聚示范区。按照强基础、聚要素、显功能的发展要求,规划建设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核心功能区,吸引要素集聚。扩展航运主体业务,扩充新型水运服务产业,以船舶交易为核心,打造航运高端服务业,形成相互支撑、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群。

加大投入,强化监管,提升行业管理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联合快速反应机制,实现长江、内河两家海事监管中心连网,实行资源共享;加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做到对重点港口、水域全覆盖,全天候实时监管;组建应急队伍,全面提升水上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长江芜湖段、芜申运河建成数字航道;建设港航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行政管理、企业运行、口岸通关的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管理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

解放思想,锤炼队伍,增强芜湖水运发展软实力

        通过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力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增强芜湖水运发展软实力。

 
 
[ 商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商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百度更新 | 谷歌更新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