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科技  芜湖地方政策  企业  芜湖  服装  公司  芜湖市  投资  芜湖政策  机械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芜湖新闻 » 正文

创新芜湖 转型发展动力澎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11  浏览次数:1026
核心提示:滔滔长江,在芜湖转了一个弯;碧水东流处,卷起传奇无数。  300多年前,铁匠汤天池在国画大师萧云从的指点下,第一次以锤代笔,
滔滔长江,在芜湖转了一个弯;碧水东流处,卷起传奇无数。
  300多年前,铁匠汤天池在国画大师萧云从的指点下,第一次以锤代笔,以铁作画,一敲一打间迸发的点点火花,至今仍点缀着芜湖人的创意星空。
  30多年前,年广久的“傻子瓜子”催开中国民营经济的“报春花”,其敢为人先的创新之举,至今仍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段佳话。
  15年前,奇瑞汽车在一片荒滩、数间陋室中诞生,以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打破合资汽车品牌的垄断,扛起民族品牌自主创新的大旗,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的名片。
  4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芜视察时强调:“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
  以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战略的芜湖,攥住发展主动权,一路昂扬前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全省经济实力排名第九、第十位,跃居目前的全省第二,经济增速连续10个季度保持全省第一,真正担当起安徽次中心城市的重任。
  创新芜湖,承袭自传统,成就于今日,更牵动着未来。
   “创新基因并不必然转化成创新精神,从自发到自觉,总要经历几次‘思想解放’方能脱胎换骨。”
   历史上得两江交汇、舟楫往来之利的芜湖,本来就是一座有着开放特征的移民城市。这里是清代时的全国“四大米市”之首,雄踞中国商界300多年的徽商把芜湖作为走向全国的“跳板”,四面八方商贾云集,多元文化水乳交融,浸润出了芜湖人开放、聪明、大胆的特质。
  近代芜湖更是进步思想的传播地。辛亥革命后,一批报刊、学校、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各方有志之士,使芜湖成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孙中山曾亲临芜湖视察,称赞芜湖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陈独秀、恽代英等中共早期领导人,也都曾在芜湖留下革命足迹。民智渐开、民风焕新,都为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了土壤。
  然而,创新基因并不必然转化成创新精神,从自发到自觉,总要经历几次“思想解放”方能脱胎换骨。建国以后,芜湖和大多数中西部城市一样,没有多少政策和项目上的特殊扶持和照顾。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芜湖更像一个大集镇,没有多少标志性建筑,也没有多少能展现千年古城深厚底蕴的城市名片。在外地人的印象中,芜湖人精明,但往往小富即安、小胜则满,不像“长江文化”里的弄潮儿,倒是波澜不惊的“镜湖文化”典型代表。
   芜湖人该怎么办?是因没有特殊照顾而继续心安理得地随波逐流?还是另辟蹊径闯出一番新天地?在党中央作出“开发浦东”、安徽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大背景下,一场由市委精心策划、题为“改革开放中的芜湖人”的大讨论掀起了芜湖人思想解放的先声。芜湖要不要开放?怎么开放?要不要建开发区?都是当时众人唇枪舌剑的话题。
  这场讨论的直接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更加坚定了自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信心,作为培育产业的有效载体。1990年9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仪式,开发区0.5平方公里起步区低调开工。不少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当事人,坦言当时芜湖的这一超前决策,确实承担着不小的压力和风险。然而,仅仅3年后,开发区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成为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第一家;10年后,以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为代表的三大支柱产业支撑起芜湖的工业脊梁,标志着芜湖从传统商贸城市,成功转型为新兴工业城市。
  大讨论更为深远的影响,是为芜湖跨越式发展积累出一条弥足珍贵的经验——以思想解放引领创新方向。自此十余年间,每到芜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都会有一次思想解放大讨论成为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前奏。“怎样看待神秘的温州人”、“怎样做跨世纪大开放的芜湖人”、“怎样让芜湖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更好更快地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加快芜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五大优势”等一系列大讨论,都在各种观点的激荡交锋间,碰撞出新的思维观念,催生出新的创新举措。
   当创新渐渐形成社会氛围,创新文化就应运而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在芜湖主政期间,曾对芜湖创新文化的科学内涵以及如何弘扬创新文化作出全面系统阐述。在他看来,创新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兴旺发达的永续动力。芜湖要大力构建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让一切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
  在创新文化的引领下,芜湖人逐渐从“镜湖文化”走向“长江文化”,拥抱“海洋文化”,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学习齐鲁人的“大气”、深圳人的“朝气”、苏州人的“灵气”,在开放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芜湖被列入全国首批沿江开放城市,确立了自主创新培育支柱产业的基本思路,率先成立招商局统筹招商引资工作。奇瑞汽车、芜湖长江大桥、海螺集团、步行街、鸠兹广场、奥林匹克公园、“东方迪斯尼”方特主题公园等一张张芜湖创新名片登上历史舞台,30多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相继投资江城。
芜湖跨越发展的大幕,徐徐拉开。
   “在几乎没有任何特殊优势的情况下,芜湖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探索出了中西部发挥后发优势的成功道路。”
    世上本无路,行久自成蹊。没有勇敢迈向未知世界的一步一脚印,就不会有山重水复后的豁然开朗。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央“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调研组”在调研芜湖后总结道:“芜湖没有沿海沿边、毗邻特大型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没有能源、矿产的资源优势,没有经济特区、保税区的政策优势,甚至长期没有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型项目。在这样几乎没有任何特殊优势的情况下,能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群,探索出了中西部发挥后发优势的成功道路。”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芜湖颇具战略眼光的智慧选择,“砸锅卖铁”打造奇瑞无疑是当时最具魄力的壮举。奇瑞的诞生,还有一段“一个决策成就两段佳话”的背景。早在1996年,芜湖就敏锐地抓住机遇,成为比照“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积极推动企业资产重组。其中一个创新之举就是把当时全市效益最好的白马山水泥厂并入海螺集团,这一重大决策不仅吸引了海螺集团将总部设在芜湖,更用转让白马山水泥厂获得的2亿元资金启动了奇瑞。一个创新之举,同时成就了奇瑞、海螺两个龙头企业的辉煌,可谓一举双得。
  1997年3月,当这个名为“安徽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的企业在芜湖注册成立时,还只是个初涉汽车江湖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尹同跃每次回忆当年在“小草房”创业的经历,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农舍为邻、鸡犬之声相闻的旷野中,雨季到来,常常屋外大雨屋里小雨的画面。“当时条件很艰苦,因为‘一穷二白’,大家舍不得用电,我们的办公室里都没有空调,夏天很热,连白背心都染成了黄色。”尹同跃回忆道,在当时的业界看来,诞生在国际汽车巨头垄断国内市场的背景下、发展于不具区域比较优势的农业大省,奇瑞造车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奇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短短15年,奇瑞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开疆拓土,成长为我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最大的汽车出口企业。今天的奇瑞,不仅在国内建有芜湖、大连、开封和鄂尔多斯4个生产基地,还在海外15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16个工厂,具备年产90万辆整车、90万台发动机及45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能力,在全球汽车企业中排名第21位。
成功的背后,不仅仅是一腔热血和创业激情,关键是把握规律前提下的大胆突破。奇瑞自创立之初,就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核心,在国外对技术严密封锁的情况下,引进二手发动机生产线,依靠自主装配开发,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抄超战略”一举获得成功,自主研发出第一款奇瑞风云。
  “创业之初的奇瑞搞研发是非常艰难的。我们想拜访一些知名车企交流学习,人家根本就不待见我们。我们只好以购买产品的客户身份,拐弯抹角地想办法去车间参观。我们有了实力之后就不一样了。前阵子奇瑞参加德国车展,有国外车企高管为了见尹总一面洽谈合作,专程乘直升机主动上门拜会。”已经在奇瑞工作15年的公司元老曹筱荣认为,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增强企业实力,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走进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奇瑞国家级试验技术中心,宽敞明亮的碰撞安全实验室内,30度、45度、60度、90度碰撞牵引滑轨一应俱全,能够模拟各种现实中的交通事故场景。每次碰撞完成之后,车辆受损数据和模型人感应数据会第一时间进入数据库,对车辆质量和安全性能进行全面分析。这个国内最先进的奇瑞国家级试验技术中心,可完成汽车23个专业模块的1800个项目的试验开发和验证,是奇瑞自主研发实现从“逆向开发”到“正向开发”的显著标志之一。如今的奇瑞,在经历了规模扩张的积累后,已经从“技术创新”走向“体系创新”,追求品质和效益的提升,从“造车”向“造好车”、“造世界级好车”转变,迈向品牌金字塔的顶端。
   奇瑞之于芜湖,正如华为之于深圳,海尔之于青岛,是城市创新特质的集中体现,却并非个案。海螺集团不仅通过改革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引领中国水泥工业登上世界水泥行业的顶峰,还在“强强联合、合作共赢”中实现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余热发电技术。华东光电自主制造的多功能液晶显示系统伴随着天宫一号成功起航,让“芜湖制造”闪亮太空,还辅助神九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完成历史性的“飞天一吻”。华强集团选择芜湖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启航地,把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打造为亚洲最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主题公园,年接待能力450万人次,被誉为“东方迪斯尼”……
  不仅龙头企业视创新为己任,诸多中小企业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创新路径,向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形成龙头企业“大树参天”,中小企业“百花竞放”的局面。这些“因企制宜”的创新模式中,既有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一拉众跑”的捆绑式创新,也有材料、电线电缆行业竞争对手“你追我赶”的示范引导式创新,还有电子电器等行业基于市场竞争压力的“自我滚动式”创新。
  “经济危机中遭到淘汰的往往是是研发能力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产品附加值比较低、科技含量比较低的‘四低企业’。相反,那些不断推进自主创新、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做强做大。”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树隆,2008年在芜主政期间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格外强调自主创新与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关系。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我市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促进二产向三产延伸,实现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也贯穿转型始终。芜湖构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在四大支柱产业基础上,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业被确立为“首位产业”,得到“首位扶持”。无论是“首位产业”,还是重点培育的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抑或金融、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五大现代服务业,芜湖一直按照“实行错位竞争,培育特色产业”的原则,明确各省级以上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汽车及装备制造业为龙头,其他产业有序发展的生动格局。
   “要把握几个关键变量,激活城市创新要素,凝聚创新资源,想方设法使芜湖成为一座创新成本低、创新人才密集、创新成功率高的城市。”
   在芜湖城市发展战略中,创新的主导地位一直无可撼动,从“十一五”“自主创新”到“十二五”“创新驱动”战略的表述变化,更是体现出创新重要性的提升、内涵的不断丰富。对今天的芜湖而言,依托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三大平台,加快建设“创新芜湖”,不仅需要创新精神和具体行动,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从财政扶持、人才战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
  创新发展,远非一日之功,要把握几个关键变量,激活城市创新要素,想方设法使芜湖市成为一座创新成本低、创新人才密集、创新成功率高的城市。
  市委书记高登榜指出,要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强项目推进,让产业项目和科技项目互为支撑,相互促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是将实用技术转化为创新成果。要推进人才特区建设,支持和保护各类人才在芜发展。要创新机制体制,推动科技与金融、科技与文化、科技与产业的融合。
  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要突破5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000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拥有各类科技创新人才达50万以上;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到200家左右。
  市创新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几个关键变量中,首先是坚持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早在2008年,市委、市政府就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2009年,又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并陆续制定了《芜湖市工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办法》、《关于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政策文件。2011年,国家批准芜湖享受中关村的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优惠政策。市级安排自主创新投入9.5亿元,争取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项目107项,对2010年度37个单位的35个项目进行了表彰,给予总额251万元(其中最高奖励40万元)的重奖,同时连续五年每年安排40亿元资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政策的带动下,一批有植根性、示范性、带动性和集聚性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企业创新主体的活力被进一步激活,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09家,占全省19%。去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834.9亿元,占全省22%。专利申请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亿元GDP(地区生产总值)授权专利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4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转移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各类研发机构166个,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20个。
  “我们现在吸引人才更容易了。”安徽华谊化工总经理胡国伟告诉记者,行政区划调整后,能够落户安徽第二大城市,得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以及公积金办理更为便捷,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股权与分红激励政策试点等都为集聚人才发挥出重要的政策效应。
近年来,我市以打造“人才特区”为目标,出台了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推动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政策,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向芜湖集聚。去年全市引进、培养各类人才3.5万人,新增高端人才1500人。启动“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已入围341名。实施“55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已评选产业创新团队41个。引进博士后26人,带动培养企业科研人才100多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5人。出台了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1+7”政策配套文件,首批23家企业试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敬农认为,要把“创新驱动”作为芜湖发展的首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促进”作用,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创新载体,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大对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扶持力度。2011年,全市建成创新孵化器5.35万平方米,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比较完善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引进科技成果280项,申请专利6793件,同比增长6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件。芜湖、繁昌、南陵3县连续三年进入全省专利申请十强县。奇瑞“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等两个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截至去年底累计获得各项授权专利4595件,位居本土汽车企业第一位。
  芜湖连续5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在中国社科院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芜湖居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位。在《福布斯》发布的2011中国大陆创新城市25强中,芜湖居中部城市第一位。
  “创新,从体制机制、产业转型,扩展到政府管理、城市规划、金融创新、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盆景’变‘风景’,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
  走进南陵县大浦新农村试验区的农业技术中心瓶苗室,一个个透明小玻璃瓶里都有一簇簇绿油油的小秧苗,它们是蝴蝶兰的幼苗,每株价值4元钱。经过抗温驯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培育之后,长成的蝴蝶兰成品身价倍增,每盆批发价都在400元左右。
   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芜湖探索出“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政策创新、产业推动”的新模式,利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大浦新农村试验区是典型案例之一。
当创新文化渐渐深入人心,渗入城市肌理,芜湖就逐渐成为一座开放、包容、创新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创新,从体制机制、产业转型,扩展到政府管理、城市规划、金融创新、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盆景”变“风景”,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
  政府是创新的先行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持之以恒的创新实践中,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事创业氛围。2000年,芜湖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服务中心,限时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实现一条龙集中服务。2003年,芜湖又在全省率先成立招标采购交易中心,建立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专网。2005年,芜湖在全省率先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市政府“市民心声”网站入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成为政府与市民互动的桥梁。2008年,芜湖设立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在全国首创医药分开改革。2009年,芜湖创新性提出财政“一紧一松”支出模式,新增财力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2012年,芜湖成为全国唯一农田水利投资体制改革试点,深入破解配套资金难、报批程序多等农田水利项目建管中的突出问题,为全国推进此类改革积累经验……短短数年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国有企业、财政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都率先在芜湖实现突破。全市提前两年实现养老保险政策全覆盖;繁昌县、芜湖县、南陵县先后成为“新农保”试点地区。
  “本来县里人只能在县里看病。医疗改革之后,我们县里人来市区看病都不要带现金的,把新农合IC卡和门槛费一交,还能通过快速通道直接看病,十分的方便。”这是南陵县一位居民对我市医疗改革带来的变化的直观感受。面对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我市以医药分开为发端、药品集中采购管理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在“回归公益”中向更深领域推进,在全国率先开创医改“芜湖模式”。仅今年上半年,全市药品零加成销售就直接让利群众4755万元,医院就诊环境进一步发生明显变化,通过迁移、改造、新建和置换等方式,一批新的医疗卫生机构也相继投入使用。
  “芜湖的城市规划理念很好,并不是一味高楼大厦,而是充分发挥‘城在山水中’的特色,坚持产城一体、组团式发展,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8月30日,合肥市党政代表团来芜考察时,认为以城东新区为代表的芜湖城市规划建设,不仅成功拉开了城市大框架,还充分体现了“梦里江南,画里水乡”的城市魅力。
  因地制宜的创新理念还体现在芜湖保障性住房和产业新城建设中。记者在走访保障房项目时看到,结合各自规划和产业定位,不同项目呈现出不同特色:位于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宜居蓝鲸湾项目,一批4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已进入工程装修阶段。公租房设计出单人间、夫妻房、多人间等不同格局,厨卫家具配套完备,可以满足租户的多元化需求。位于三山区莲花湖产业新城的保定新城廉租房项目和新兴铸管公租房项目,不仅在周边规划建设医疗、教育、休闲等配套,还专门针对产业工人住房问题,探索面向大型企业集中出租等新模式。
金融创新更是芜湖的一大亮点,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我市持续推进金融体制创新,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目前全市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其中近三年引进域外银行5家、成立村镇银行2家;拥有融资性担保机构67家、小额贷款公司62家、典当行21家,注册资金达136.22亿元;股权投资企业62家,认缴资金17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担保总额165.59亿元,开展银企对接活动48次。上半年全市直接融资91.5亿元,占全省的27.5%。4.1亿元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4.5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获批发行,在全省实现零突破。奇瑞汽车10亿元私募债券成功发行,高新区“新三板”试点正在积极推进。
  “走,我们找唐述群去说说理。”北京路街道的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喜欢说这句话。曾在镜湖区法院从事多年民事纠纷调解工作的唐述群,运用自己丰富的调解经验和法律水平,成立了我市第一个个人命名的调解室,当起小巷里的“金牌调解员”。弋矶山街道“一米阳光”、“365幸福家园”特色品牌,北京路街道“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何湾“平安卫士”村民联动报警系统……芜湖的创新思维向社会管理领域延伸,做强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提高了城乡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打造出一批群众喜爱的基层品牌。
  创新同样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软实力,为芜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添了无尽活力。作为全国范围内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芜湖连续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芜湖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释放文化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推动文化事业单位与市场接轨,打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文化产业。目前,芜湖正加快打造文化强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山水文化、汽车文化、休闲文化、时尚文化等,做深做透文化课题,打造一批城市名片,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同时,积极申报设立“国家文化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从“临江时代”走向“跨江时代”,芜湖的下一站,是成为一个拥有1000万人口规模,组团式发展、宜业宜居宜游的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支撑起这样一个城市不竭前行的动力,唯有创新。
  创新之路,只有开始,没有尽头。
 
 
[ 商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商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百度更新 | 谷歌更新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DESTOON